正文

我國有著幾千年的玉石文化,玉石不僅承載了社會發(fā)展的文化,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,更是一種語言的符號,體現(xiàn)了人們的思想和觀念。我們有“寧為玉碎”的愛國民族氣節(jié);有“化為玉帛”的團結友愛風尚;也有“潤澤以溫”的無私奉獻品德。

那么玉文化是如何傳承的?玉雕師就是最重要的傳承者,這次我們就專訪了蘇州玉雕師——王廣志,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他與玉石的不解之緣。 

玉雕大師王廣志-玉雕名家

王廣志,當代玉雕藝術家,蘇州南紅">南紅專業(yè)委員會會員,蘇州玉石文化協(xié)會徐州分會理事,全國工藝美術行業(yè)理事會理事。從藝十余年沉淀了深厚扎實的基本功,作品以人物、動物、花草巧色等題材為主,在工藝設計理念上具有形神兼?zhèn)?、線條靈動、含蓄蘊藉、虛實相生、氣韻生動等風格,表達形式上持有美學追求和意境追求。

玉雕大師王廣志-玉雕名家

與玉雕的不解之緣

王廣志從2002年開始和舅舅學習玉雕,2006年到蘇州進修,學習高難度的人物雕刻;到2010年學成出師,并成立了個人工作室,從開始做的和田玉籽料轉戰(zhàn)到南紅,在努力經(jīng)營工作室的同時,自身工藝也得到了極大提升,并很快躋身于蘇州優(yōu)秀年輕玉雕師的行列。

玉雕大師王廣志-玉雕名家

王廣志在玉雕行業(yè)十多年,獲得了很多榮譽和獎項,很多人都會羨慕他的幸運,但是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,能獲得今天的成功,背后付出的一定是加倍的艱辛與努力。從剛開始接觸玉雕時,王廣志便對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在玉文化中,玉石一直是美好與純潔的象征,它的美不僅有外表也兼具了內在,含蓄內斂,沉穩(wěn)堅韌。而玉石的這種特征也影響著王廣志,在學習玉雕期間,他不驕不躁,謙虛質樸,刻苦努力;對于題材的選擇,他說:“我從開始學習玉雕到現(xiàn)在,一直都比較喜歡傳統(tǒng)題材,如貔貅、觀音、八仙等。玉石在我國有著五千年多的歷史,而這些題材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,我希望能將它們一直延續(xù)下去?!闭峭鯊V志對玉文化的這份崇敬之心,讓他雕刻出不少傳神之作,有了如今的成就。

玉雕大師王廣志-玉雕名家

“滴水穿石,不在其力,而在其精,十五載磨一技,一技一人生”?,F(xiàn)在的王廣志也一直秉承著這份品質之心、匠人之道,將玉雕事業(yè)視為終身愛好去實踐,去賦予玉石更多的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