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佛門中人常說,禪是以心傳心、不可言說的,“說出來便是錯”??商热舳趴诓谎?,佛法的精妙與禪宗的要義又該如何表達和領會?或許一方玉雕,恰恰是最適合的承載方式。

以玉雕來表禪心,象可具象,它凝練了創(chuàng)作者心中的禪思與浪漫;但意又無窮,我們能在其中反復尋味、不斷思考,讓求仁者見仁、讓善智者見智,真正做到佛本無相,而引人生發(fā)無限禪思。

玉雕名家吳正森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 吳正森 作品《世尊慈悲》

玉雕作品《世尊慈悲》便是這樣一件禪意無窮的雕件。沁了色的和田籽料油潤順滑,溫婉大氣的黃沁用浮雕的方式來刻畫佛樣安詳,中間一點青花,巧雕成神龍護法。神龍與佛陀,描繪的是佛家神龍護法的故事——

傳說佛祖當初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,曾發(fā)大愿:不悟證大道,誓不起身。就在佛祖即將成道的第六個七天,風雨驟降,佛陀一動不動、一心求道,有神龍感佩與佛祖的精誠之志,特意化作巨蟒,前來為佛珠遮風擋雨、護法加持。

或許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,全世界都會來幫你。

玉雕中的佛法禪思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吳正森 作品《世尊慈悲》細節(jié)圖(小篆刻字)

佛法精微,釋迦牟尼以精誠求之。你看作品《世尊慈悲》中的佛陀,神態(tài)安詳、超然自在,仿佛眼前的一朵花也是禪意、一片葉亦是智慧,心底澄明,恍然忘我,正是應了玉雕上的那行小篆刻字:“一葉一菩提,一土一如來,一念一清凈,心是蓮花開?!?/span>

佛法真諦或許晦澀難求、或許不好言說,但是眼看佛樣安詳,我們便能明了:心懷清凈、大愿誠行,專一不雜,自能蓮花開而現(xiàn)佛性。

玉雕大師吳正森作品世尊慈悲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吳正森 作品《世尊慈悲》側面圖

整件玉雕以圓雕手法雕刻而成,佛祖、神龍、小篆、石窟,共同組成一個佛祖慈悲照拂人間,普度眾生的場景?;腥幌肫疳屽饶材岙敵醺试干釛壨踝幼鹳F、賭上性命去悟道,所求不過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、世間再無疾苦。佛說“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(shù)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?!?/span>

佛樣安詳里,藏著大慈悲。

佛教玉雕題材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 吳正森 作品《世尊慈悲》正面圖

觀玉雕名家吳正森老師的作品,我們能從一個小小的神龍護法雕件中,看到佛法、看到慈悲,更能引發(fā)無數(shù)的思考與想象。這是吳正森老師的琢玉功力之所在,更是我們賞玉的趣味之所在。

這里是玉雕名家,關注我們,讓我們同知名玉雕師一起,暢聊傳統(tǒng)文化,品味雕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