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無論是“白璧無瑕”,還是“寧為玉碎”,中國文化當(dāng)中的,人們對于玉的認(rèn)知似乎總是高貴純潔的。但眾所周知,玉本就是大自然造化的一部分,其成長經(jīng)歷了日月變幻,滄海桑田,與之相伴的除了各種臟、裂以外,顏色不勻更是常見,南紅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。南紅雖然是特指產(chǎn)于南方的一種紅色瑪瑙,但事實上顏色均一的南紅極少,更多的南紅是多色相雜,甚至是不同質(zhì)地相雜,例如冰飄南紅。那面對南紅這種顏色不均的玉料,玉雕師該放棄嗎?畢竟它和傳統(tǒng)意義上玉雕所追求的玉料要色彩純凈是完全相反的。

南紅俏色巧雕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 陳振坡 作品【惜春作畫】

其實對于有經(jīng)驗的玉雕大師來說,這類玉料不純的南紅反而是最佳的雕刻材料。色彩和質(zhì)地的繁雜,往往使得每一塊南紅都成為了最獨一無二的玉料,其色彩的反差、隨意的分布都有著天然的趣味。所以對于南紅,玉雕師往往只需要動用巧思,巧妙利用南紅本身的顏色和質(zhì)地,便可以雕琢出極具新意的作品,而這種雕刻方式也被成為俏色玉雕。

南紅中的俏色玉雕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王廣志 作品【喜上眉梢】

所謂俏色玉雕,指的就是巧妙運用玉料天然的色彩,將多色相雜的玉料雕刻成惟妙惟肖的藝術(shù)作品。而這種方式,也被認(rèn)為是雕琢天生多色的南紅,最佳的手法。只要玉雕師雕的巧,南紅之中就沒有廢料,即便有黑色的鐵皮包漿也一樣。玉雕名家王廣志的作品《喜上眉梢》就是南紅俏色巧雕的佳作。王廣志沒有直接將南紅的黑色石皮琢掉,而是將其幻化成了一幅紅梅迎春,喜鵲報喜之景,與南紅的底色形成鮮明對比,使得整個畫面層次更加清晰,同時又保留了一份南紅原始、樸茂之美,可謂是巧奪天工,實為妙不可言。

南紅觀音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候富博 作品【觀音】

縱觀玉雕名家們的精作,正是這類色彩繁雜,失去了“無瑕”品質(zhì)的南紅,雕琢的最具有新意。玉雕師們或是巧用皮色,或是巧用質(zhì)地之別,隨機應(yīng)變,在豐韻流動的皮色變幻,耐人尋味的風(fēng)化痕跡中,注入自己的情感巧思,使得一切合于自然,順應(yīng)為之,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個絢麗多彩的玉雕世界。

南紅年年有余-玉雕名家

▲玉雕名家 黃文中 作品【富貴有余】

玉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無論是純色的玉,還是雜色的玉,都有著其獨特的美感和價值。所以在優(yōu)秀的玉雕師眼中,玉石沒有廢料,每一塊他人眼中的“廢料”,只要加入巧思和技巧,就能綻放出獨特的美。這里玉雕名家,我們有著數(shù)十位不同風(fēng)格的玉雕大師,他們不僅有著非凡的雕琢技藝,更有著別具一格的匠心。如果你也是一個熱愛玉雕藝術(shù)的人,想了解更多玉雕背后的故事,就來關(guān)注玉雕名家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