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“江南好,風(fēng)景舊曾諳。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能不憶江南?”多少人年少時都曾背誦過白居易的這首詩,卻總是到長大之后,才愈發(fā)能感受到詩中的江南之美與愛慕之情。江南好,風(fēng)景舊曾諳,江南好,能不憶江南……究竟是何等的美景,才能讓白居易如此懷念流連,甚至在離去之后仍然反復(fù)追憶?

玉雕作品憶江南-玉雕名家

‘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’,江花紅,江水綠,白居易懷念那一江春水,也讓每個讀者知道了,江南的風(fēng)景是彩色的。有人說‘精致’是江南的代名詞,文化底蘊、浪漫情致、魚米富庶,這些優(yōu)渥的條件造就了江南一景一致皆風(fēng)情的特質(zhì),一如玉雕中的蘇工,鮮活、立體、講究到每一個微小細節(jié)。

玉雕師王川-玉雕名家

玉雕名家玉雕師王川的作品《憶江南》同樣如此,細膩空靈的雕刻,朦朧秀雅的江南景致,負手思憶的文人,無不流露出江南獨有的韻味。在玉牌正面,王川老師巧用青花中自然而生的白,刻畫出流淌的碧水與煙雨朦朧;而墨色部分,則刻畫出鱗次櫛比的屋舍小橋、江邊垂柳,以及那似沉醉似歌詠的文人。山明水秀、屋舍儼然,文人雅興,人們心中最典型也最理想的江南模樣躍然玉上。

王川心中的江南情致-玉雕名家

如果說玉牌的正面是充滿人文情思與人間煙火的靈秀江南,那么在玉牌的背面,我們看到了更多來自于自然山水的自由與遼闊。依然是幾間屋舍,依然有煙雨籠罩,然而在煙雨間,卻有幾只飛鳥正從濃霧遮蓋的遠方飛來,一身清風(fēng)寒霧,卻飛出靈動自由之態(tài)。廣闊天地,野鶴閑云,這是王川老師的山水作品中一貫的自由閑適氣質(zhì)。

山水雕件憶江南-玉雕名家

華夏山河多錦繡,廣闊壯麗的北國風(fēng)光,靈巧雅致的江南情調(diào),種種風(fēng)格都是山水情致。而王川老師在作品《憶江南》中,既表現(xiàn)出江南之雅巧,又展現(xiàn)出山河壯闊的大氣與自由,整件作品精致卻不小氣,豪邁卻不粗鄙,極具藝術(shù)審美。

婉約卻大氣的玉雕作品憶江南-玉雕名家

玉雕作品《憶江南》極具山水之趣,而在玉雕文化中,還有很多精品玉雕作品,也有很多像王川老師一樣風(fēng)格鮮明、品味不凡的玉雕大師。關(guān)注玉雕名家,讓我們一起發(fā)現(xiàn)更多玉雕精品,同全國知名玉雕師近距離交流!